衡山县两位乡村教师历经10年,践行“环境育人”理念,建成——湘江边的“巴学园”|每日快报

湖南日报   2023-05-26 14:30:27

题记

这是一所非常特别的学校:校园内随处可见形状各异的坛坛罐罐,废旧的轮胎被涂抹上不同的图案,它们被人用作花盆,栽种着五花八门的植物,溪流、水车、拱桥、瀑布、玩偶点缀其间。与世界儿童文学经典作品《窗边的小豆豆》中的“巴学园”有着神似之处——宝米小学不仅是一个有趣的存在,更是一所充满快乐的学校。


(资料图)

▲快乐的学习环境让宝米小学的学生们犹如一个个“小太阳”。

“老师,早上好!”

“同学们好!”

5月24日早上6点多,校长尹中华笑盈盈地打开宝米小学的校门,迎接第一位到校的学生。因为要赶集或是下地干活,家长们早早地把孩子送到学校。7:15,幼儿园的校车经过校门口时,顺路又送来4名外村的学生。每位走进校园的学生,都是一脸灿烂。

▲清晨,孩子们踏着朝阳走进学校。

他们很快地进入自己的教室。有的小心地吃着带来的早餐,努力不让残渣、纸屑掉落地上;有的拿出语文书开始晨读。而参加轮值的三、四、五、六年级的值日生,自觉地拿起扫把、撮箕,在校内各个角落清扫落叶。

当记者走进宝米小学采访,初见这样一群自律而懂礼的孩子时,十分震撼。

同样感到震撼的,还有00后老师赵薇。赵薇是去年秋季开学时调到宝米小学工作的。她发现,这里的学生像“小太阳”,每个都很阳光、活泼。上课时会积极发言、提问,完全没有农家孩子的胆怯。

衡山县永和乡共有4所小学,宝米小学成为非常特别的存在。

▲坐落在湘江之畔的宝米小学。

10年前,在广州经商多年的尹中华重返教师岗位,被指派到坐落在湘江西岸的宝米小学。这里四面环水,是衡山县惟一一所洲岛学校。

学校条件之差,出乎他的想象。“教室、操场,到处凹凸不平,几乎没有一块完整的平地。没有宿舍,我只能住在杂物间。晚上睡觉经常看到老鼠四处乱窜,有一次还从我的身上爬过。”学校只有三名在编在岗的老师。村里家庭条件稍好的学生,都转学到县城或跟着父母外出读书,剩下的多是留守儿童。

次年,34岁的聂洪波也随着一纸调令来到宝米小学。从小在县城长大的他很是震惊:“竟然还有这么落后的学校,上下课打铃还要靠‘敲废铁’?”

农村虽偏僻但并不代表落后!于是他俩向老校长建议:必须改变现状!

听说附近一所中学淘汰了一套损坏的校园广播设备,他俩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主动找上门,提出“能否送给宝米”?聂洪波如愿以偿地把这套设备抱了回来,自己动手维修。终于,宝米小学上下课时响起了电铃声,并且第一次有了校园广播。

电铃声声响,开启了宝米小学的蜕变之路!

为让孩子们了解外面的世界,他俩买来路由器、网线和电脑等设备,自己动手布设校园网络。通过互联网,学校联通了更广阔的天地。

得益于宝米洲村乡村振兴整村推进项目的成功申报,2020年宝米小学获得一笔校园建设资金。校内地面全部硬化,有的还铺上了彩色沥青;学校建起了大、小两片操场,学生有了篮球场、乒乓球台;一次性栽下80多棵树苗,有继木树、山茶花、铁树,学校萌发油油绿意。

▲挂满枝头的各种模型,既是装饰品又是孩子们认识大自然的教具。

▲随处可见的竹片、废弃的农家油盐罐,被师生们做成了花盆和风铃。

“把一分钱当两分钱用,尽量自己动手不请工人。”已任校长的尹中华趁着暑假,和聂洪波一起吃住在学校,加班加点修补破旧墙面、粉刷教室墙壁、维修桌椅,把老旧的木板凳打磨后再重新刷漆。

▲孩子们在校园内“跳房子”。

在尹中华的带领下,全校师生一起动手,以校园为画布,将“创意”挥洒在学校的每个角落。大家到校外倒塌的旧宅去捡废砖,在草地铺设青砖小径;在雪白的墙体上描画体育运动图标,写下“崇德、求真、好学、笃行”校训;孩子们用彩漆在地上画出“跳房子”图案,将自制的风铃挂满树枝。他认为,“只有大家一起努力,共同打造自己的学校,才能真正‘以校为家’”。

直到2022年,宝米小学的校园硬件建设才全部完成。

▲宝米小学一半是校园一半是花园。

从爱护环境入手,宝米小学每周的主题班会及日常管理,都把养成教育融入其中,倡导大家“爱环境讲卫生、守纪律争先进”。

▲尹中华非常注重孩子们的养成教育。

▲虽然学生人数少,但老师们教学一点都不马虎。

学校目前有6个年级,每个年级一个班。每个班除了搞好本班卫生,还要在老师的指导下,承包公共卫生,认领“责任区”,果园、菜地、花坛、小动物都由学生参与管理照看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养成了不踩踏草坪、离校时收拾好劳动工具等看似不起眼却十分受益的好习惯。

▲学校的一草一木都由师生共同守护。

学校还开展了学习、劳动卫生、文明纪律评比,力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崭露头角。“字写得好的学生,就请他写对联,贴在教室门口;表现优秀的,可以多上几次手工课。”操场上有一架秋千,即使是课间休息或放学后,学生都不会主动上去玩耍,“因为那是给表现好的学生的一种奖励。”尹中华说。

▲课堂上心无旁骛的孩子们。

宝米小学80%的学生是留守儿童,他们孤独、自卑且敏感。成小美(化名)虽然是女生,2019年读三年级时便在学校以打架出名。周涛(化名)因为成绩差、调皮捣蛋,数次转学后来到宝米小学。从2020年开始,成小美、周涛悄然发生着改变。他们讲卫生、懂礼貌,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。

▲在孩子们眼里,“百草园”里有着太多的秘密等着他们去发现。

▲学校图书室打开了孩子们认识世界的窗口。

“校园越干净,学生越爱惜,越不忍心去破坏它。”尹中华告诉记者:“在美丽、温馨的校园环境中成长的学生,懂得热爱美、欣赏美,会变得更加阳光自信。”他把学生行为习惯的改变,归因于校园环境建设,是“劳动改变人”“环境陶冶人”,从而激发出学生内生动力。

润物细无声!孩子们的学习成绩节节攀升。近三年在永和学区组织的期中、期末考试中,宝米小学都是一枝独秀。

每到秋季入学,宝米洲村的村支书阳水平就会组织村干部到适龄就学儿童家庭走访,动员孩子们就近入学。“很多学生放学也不愿意回家,愿意在学校待着。”于是,尹中华从周一到周五都住在学校里。每天迎接学生来校,再等待最后一名学生离校,成为乡村“守校人”。

学校目前仅有9名教师、32名学生。但乐观的尹中华告诉记者,眼下已有十多位家长打电话咨询今年秋季入学事宜。“除了10多个准备一年级入学的新生,还有3个想转回的孩子。”他希望,明后年学校的在校学生能够达到60人。

▲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饱含着尹中华和聂洪波两位老师的心血。

▲孩子们画笔下的温馨校园。

尹中华和同事们用10年努力,逐渐改变了大家对宝米小学的印象。如今,偏远的乡村小学不再落后,宝米小学获评第三批“湖南省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学校”。

“用了10年努力,才有了今天的变化。”在尹中华、聂洪波看来,“要有效地熏陶学生,必先创造良好的环境。通过温馨的校园环境,引导孩子主动感受学习与生活环境的美好,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、塑造人。”

精彩推送